鼻咽癌是发生在鼻咽腔顶部和侧壁的恶性肿瘤,是我国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靶向药物是治疗鼻咽癌的重要手段,与、相比具有特异性强、疗效显著的优点,但是,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服用靶向药物,也不是每个人都有效。
案例分享:2016年4月,基因解码研究中心收到来自安徽合肥的活检标本,检测项目为“鼻咽癌靶向用药指南”。
患者情况:患者王(化名),男,42岁,2015年因鼻咽癌入院,术后辅助放疗,病情好转后,他出院了,2016年2月,因反复鼻出血再次住院,活检结果显示她是梭状细胞恶性肿瘤,因为患者病情反复,医生推荐靶向治疗,因此,患者被送往活检组织,以解码鼻咽癌靶向药物治疗的指导基因。
基因解码:工作人员对患者的VEGF0x 1775 braf0x 1775 kras0x 1775 kit等基因进行解码,解码结果显示患者的VEGF高表达(阳性),适合使用靶向药物。
用药说明:根据基因解码结果,患者对贝伐单抗比较敏感,效果可能比预期的要好,经过一段时间的靶向治疗,患者的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做基因检测,选择最合适的靶向药物
靶向药物是好的,但不是每个人都有效,由于不同肿瘤患者的基因不同,肿瘤组织中突变的基因也不同。一般靶向药物只针对一个常见的突变基因,不同肿瘤、和不同患者的突变基因是不同的。因此,在选择靶向治疗前,我们应该对靶向药物治疗的导向基因进行解码,并根据解码结果选择药物。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与肿瘤浸润、血管生成、复发、转移和预后不良密切相关。
血管生成抑制剂相关临床药物的机制之一是通过阻断VEGFR信号通路来阻断肿瘤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生长、转移和复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转导通路的治疗途径之一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单克隆抗体贝伐单抗,它是临床上最成功的单克隆药物之一。研究表明,超过60%的鼻咽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过度表达。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通过诱导血管生长在鼻咽癌淋巴结转移中起重要作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鼻咽癌中的表达与肿瘤血管生成和远处转移有关。抗血管生成治疗已在鼻咽癌临床前试验中得到验证。
“鼻咽癌靶向药物基因检测”采用独立基因解码技术,结合大容量并行测序技术、精确基因分型技术、 qRT-PCR技术,准确获得受试样品靶序列的基因序列信息,根据样本基因信息的分型结果,通过查询分子机制和靶向药物的数据库,可以为药物的选择和使用提供基础信息。
项目涵盖FDA批准的鼻咽癌靶向药物,如西妥昔单抗、尼妥珠单抗、索拉非尼等。为临床医生选择药物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治疗提供信息依据。
基因检测对靶向用药的意义:
1.为患者量身定制针对性用药方案,提高用药准确性;
2.最大限度延长患者生命周期,根据人的时间实现肿瘤的个体化医疗;
3.靶向治疗效果的前瞻性预测为医生的临床用药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4.节省病人宝贵的时间,避免不必要的花费。
基因检测适用人群:
1.需要制定个性化靶向药物治疗方案的鼻咽癌患者;
2.靶向治疗效果差的鼻咽癌患者;
3.复发鼻咽癌患者术后应观察。
4.化疗失败的鼻咽癌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