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影响着全世界4亿多人,研究人员逐渐发现,糖尿病的部分原因可能是胰腺β细胞失去功能特性,关闭了释放胰岛素(一种降血糖激素)的能力。
最近,来自德国的研究人员发现了支持这一理论的证据,研究小组还表明表观遗传疾病在疾病发展中起着核心作用,这一新的见解可能对疾病的治疗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1.遗传因素
1型和2型糖尿病都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糖尿病有家族倾向,1/4 ~ 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临床上至少有60种与糖尿病相关的遗传综合征。
1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涉及多个基因位点,其中与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DQ位点多态性关系最为密切,在2型糖尿病中发现了许多显性基因突变,如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糖激酶基因、线粒体基因等。
2.环境因素
暴饮暴食和体力活动减少导致的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使遗传易感性2型糖尿病的个体易患病,1型糖尿病患者免疫系统异常,感染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腮腺病毒等病毒后,导致自身免疫反应,损害胰岛素β细胞。
虽然这种说法肯定不受欢迎,但事实是,除了人口的遗传因素外,也有我们活该的一些原因。
2007年,杨教授和她的研究团队进行了一项全国性的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中国的糖尿病患病率已上升至9.7%,患者人数已达到9240万。这个数字当时的卫生部官员很难接受,甚至有人写信给《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质疑这个结果。
然而,在杨教授公布这一数字之前,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医学院教授贾里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在《自然》(Nature)杂志上撰文称,“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正在改变,糖尿病将引发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戴蒙德曾因科普作品《枪炮、病菌与钢铁》获普利策奖。戴蒙德教授的预测当时被世界和中国都忽略了。今天,《钻石预言》不幸被证实。
权威部门2013年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1.6%,糖尿病前期人群占总人口的50.1%。换句话说,不到10个成年人有一个糖尿病患者;每两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属于糖尿病前期。根据2010年的调查,中国的糖尿病患病率超过美国(11.3%),患者人数达到1.14亿,超过印度,成为最大的糖尿病国家。
在中国,曾被称为“成人型”的2型糖尿病,近年来有年轻化、年轻化、几何级发展的趋势,那些胃口好、有糖尿病家族史的“胖乎乎的人”,逐渐成为夺取成人糖尿病“领地”的主力军。
思考中国糖友青春现象,一是可能和基因有关,二是中国经济发展和国人饮食失控的结果。
生活中的可口可乐:在祖父母生活中没有可口可乐等碳酸饮料的日子里,食物和衣服也是一个问题。那时候糖尿病对于全民来说是遥远的事。
但是今天,从婴幼儿开始,可口可乐和雪碧有太多的机会取代我们原来的“甜井水”,成年后工作,不是用鸡腿等各种快餐快速解决,或者经常去高端酒店开会吃饭,把满满一桌子的美食带进肚子里,没有人能抗拒这样的生活。
“多吃”“吃好”“喝好”,青少年的三吃生活也是糖尿病在青少年中“流行”的原因。
久坐一代: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的推动不仅给中国人带来了饮食结构的改变,也带来了出行方式的改变,中国人,无论男女老少,普遍开始享受家用车带来的舒适和方便,不知不觉给人体带来了变化。
据统计,一个男人拥有一辆车后,平均体重会增加1.8公斤,达到肥胖标准的可能性会翻倍,然而,中国的小胖子比例是几十年前的几倍。